2021-12-10 10:56:57 來源: 在線瀏覽次數()
農產品想要跟緊時代的腳步,就得思考如何打開農產品的銷路。在農村里,年長的人們似乎覺得種植食物就是滿足自我需求即可,所以在人們的腦海中,買賣似乎到不了農村。但現在不一樣了,國家大力支持發展農村電商,幫助農民拓寬產品銷路增加農民的收入,促進農業經濟發展。農村農業部在8月10號的“答復”對拓寬農產品銷路中做出了3個指示措施,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一、農場產品銷路存在的問題
在我們農村實際上是存在非常多的農產品的,而且這些農產品質量相對而言是非常好的,所以從品質上是沒有問題的。而且近年來,人們種植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多,農作物數量極多,在數量供給上也是可以不用去糾結的。但是數量與質量都有了,怎么賣出去卻成為讓農民頭疼的問題;有些人只會把少數的拿到集市上賣,但是其它的同批農產品就只能壞掉了,農產品銷路還是比較單一的;導致農民辛苦種植的產品白白浪費。
農民也沒有專門受過訓練,如何讓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去,光靠線下拿到集市上賣,微薄收益不說,在種植中付出的辛勞都是無法得到回報的,那么究竟該如何才能使得自己的付出有所回報,更多的將自己的農產品賣出去,保證收益呢?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思考的。
所以農村農業部針對這些問題表明,在近年來,積極推進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、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全產業鏈深度融合應用,大力發展農村電商。這些都是為了解決農產品銷路過窄的問題,幫助農民打開銷路,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而做出的努力,那么具體怎么實施呢?接著往下讀。
二、利用互聯網拓寬農產品銷路的3個措施
1、推動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
首先:進行農業物聯網區域實驗,分品種、分類別開展專用傳感器、傳輸設備、控制設備及相關軟件和信息系統的集成應用。提前區域性實驗,在往后的發展中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業數據化。
其次:2017年以來,中央財政投入26億元建設100個數字農業項目。通過這些項目可以有力推進農業生過程全程精細化管理,同時還可以提升農業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,使得綠色農業數字體系建設更有效。
2、加快推動農業經營信息化建設。
實施“互聯網+”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,使得供應鏈體系、運營服務體系、支撐保障體系得以建立健全。簡單來講,就是農產品的信息透明化以及農產品供應鏈的完整性,在出售過程中,農業經營信息的完整性更有利于農產品的銷售。
3、是開展農村電商培訓。
自2020年開始,培育高素質農民,開展農村電商培訓,現如今培養人才已經達到22.4萬人次。隨著短視頻等行業的發展,現如今農村也存在著很多的網紅,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資源。此外,進行農村實用人以及大學生村官培訓活動,專門開始電子商務,培訓電子商務骨干人才也在不斷增加。農村電商的培育,更加專業化的銷售有助于農產品的銷售。不論是網紅經濟還是電商經濟,都可以有效地解決農產品銷路過窄的問題。
關于開展電商培訓,實際還存在一些問題,因為不是專業化水平的人,加上農村的年輕人近年都在往城里跑,所以怎么吸引人才回鄉,針對這一問題,使得農業電商更有活力。在農村農業部所作出的答復中也體現了,而且政策待遇還是蠻吸引人的。
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,推進“互聯網+”現代農業,鼓勵發展農村電商,培育相關骨干人才,這些舉動,對于農民來說真是一件有利無弊的事情。如果農村電商人才培育成功,利用網絡資源,可以幫助農民拓寬農產品銷路的同時還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。雖然這是個漫長的過程,但是相信,只要不懈努力,終究會使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。